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資訊中心 / 洞見

十四五規劃對咨詢公司業務開拓的啓示​:國有企業篇

發表時間:2021-09-10 11:24

中國國際經濟咨詢有限公司      金融咨詢部      吳蘭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建議》),爲我國“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做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勾勒出了清晰的時間表和發展領域圖。面對“十四五”時期新目标、新機遇和新的挑戰,如何更好地把握機會,推動咨詢公司業務發展,需要針對“十四五” 時期新标向、國資體系的戰略規劃,業務的轉型方向,深挖國有企業的從戰略制定到實施的全周期中所産生的業務機會,以助推國有企業高質量的發展爲目标形成咨詢公司的展業方向。

一、十四五規劃建議的認知

 1)十四五規劃需要解決的問題“十四五”是銜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期,也是全面開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新征程的重要機遇期。從宏觀層面上看,面對當前特殊的前所未有的環境大變局(政治、經濟、社會、技術全線變化),未來不确定性增加,國際體系和秩序深度調整、國際分工重構和地緣政治風險加劇,世界經濟進入低速發展期,而作爲其中重要的經濟引導者——大多數的發達國家則陷入不增長或低速增長的曆史階段,而全球疫情的興起更加劇了這一局面,這意味着世界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關鍵曆史時期。在此期間,中國改革開放後所使用的發展主導力也面臨着發展乏力,後勁不足的狀态,即依托傳統的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已經不足以支持中國經濟的快速穩健的發展,中國需要新的發展加速器——更多的領先的知識、科學技術、産業和社會文明,這就是說,中國需要尋找新的技術來源。由此中國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戰略轉折階段——從傳統的跟随型戰略發展轉向雙輪驅動發展戰略——部分引領型發展(領先戰略)和部分跟随發展(跟随戰略)并存的時期。而十四五就是在此情況下閃亮登場,成爲了新的百年發展奠基期,其重要性、關鍵性更顯突出。 因此,面臨着國家戰略的轉型,我國十四五規劃期間重點解決的是三方面核心問題:一是如何挖掘新的增長動能,在強國林立的世界競争格局中,既實現既定的高質量增長,又能提高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二是疫情令全球加速進入數字化時代,數字化經濟尤其是高階的智能制造的整體實力将是決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關鍵因素,中國能否把握機遇占領制高點?最後一個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整體經濟獲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先富帶動後富的目标并沒有如設想的那樣如期實現,貧富差距增大、區域間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問題日益嚴峻,這既是經濟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因此,問題的解決既依托于經濟的實現,又需要國家之手進行調控。 

2)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解決方案     

圍繞這三個問題,我們分析認爲十四五規劃建議給出的解決方案是三個關鍵詞:“科技創新驅動”、“雙循環”“市場化配置要素”,具體思考如下:

 ①“科技創新驅動”是一場不得不打的硬仗,是奠定未來百年發展的基石:前面已經指出,中國在全球發展的戰略定位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從追趕型發展模式(跟随戰略)向并駕齊驅型發展(雙驅動戰略)轉變,這使得科技創新在整個戰略布局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與以往的五年規劃相比,十四五規劃是要求科技創新不僅僅體現在紙面上,是必須要形成科學創新驅動循環機制、要構建活躍的創新生态圈,必須要有實際效益即能持續結出果實的“硬科技”時期,因爲隻有這樣的國家才能真正成爲未來世界的引領者之一,帶動全球經濟的成長。科技創新驅動戰略的實現具體體現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涉及的科技強國、制造升級中的産業基礎高級化、産業鏈現代化、核心技術突破、農業現代化、未來能源革命,數字化發展乃至智能化變革布局等方面。

 ②“雙循環”是對外拼質量對内拼創新的解決路徑:“雙循環”是我們在當前國際環境嚴峻、複雜多變、進出口及對外交流的發展可能會受到更多的限制的挑戰中提出的發展路線。

顯然,對外,我們一方面要提升自己的實力,成爲質量強國,首先在已經占據的國際市場上提升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包括建立現代産業體系,成爲制造強國和交通強國、發展智能制造相關的數字化建設),同時進行新興國際性市場的培育,涉及的有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而對内,擴大内需,并且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擴大内需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即擴大居民的需求以及擴大社會機構的需求,有兩種解決路徑:第一,針對對象(居民和社會機構)的解決路徑,簡單說,針對“對象”的擴大内需就是把既有的産品賣給未開發的市場,或者是培育使其成爲産品的未來潛在市場,目前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提出的“數字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的大部分就是這類情景,新興城鎮化和振興農村政策的确定,相應的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增加(交通強國),将會導緻這些區域的機構的需求出現,随即帶動相關産業的需求增加,以實現擴大内需的目标;而農業現代化實施使農民生産效率提升、收入增加,購買力增強,更多的居民的需求也會增長,而通過數字化搭建的需求實現的路徑,擴大内需市場覆蓋面來推動需求增長的目标;另一方面,對于針對“需求”方面的擴大内需的路徑,我們認爲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提高消費量,即讓消費者多次重複購買來實現,現在的“促消費”的各種政策,比如消費券、以新換舊就是促進多次購買的情景;另一種是創造新的需求商品/服務,構建新的需求市場,即通過購買具有新功能的産品/服務來實現。;最後,我們要指出,通過創造具有新功能的擴大内需方式是最具有進步意義的,意味着創造出更多的商品,開發出居民和機構原來沒有的需求,來促進消費。這與十四五規劃中的創新驅動是一緻的且更具有直接效果。在各類新技術研發投産的實踐中我們可以看見,并且這是通過持續創新商品和服務,使得消費不斷升級,新的消費點持續出現沒有終點的方式之一,因爲人的需求是無限的多樣的,并且很多是待開發的無限想象的空白領域。

十四五規劃建議中的制造升級、數字化、交通強國、鄉村振興、縣城城鎮化就是“雙循環”戰略的細化。

③社會機制中的“市場化配置要素”是完善要素流動化和供給端、需求端之間要素的直接匹配:市場化配置要素是十三五供給側改革的延續和拓展、深化。市場化配置的要素包括土地、資本、勞動力、科技、數據等五大要素。如何進一步發揮它們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效用需要突破原有的思維和方式,通過改革的方法激活這五大要素所擁有的潛在能量。從政策的導向及各種政策解讀來看,改革的重點是建立五類要素可市場化自由流動的環境和市場,減少要素供給端和需求端的中間環節,打通要素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最後一公裏”,使各類要素供需兩端直接匹配。近年來如火如荼的政府倡導的國企改革以及金融體系的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就是屬于此類變革之一,十四五規劃建議也有相應章節對應。可以預計其他相關聯的改革正在路上。 三大戰略/解決方案對應的十四五規劃中的政策主線/關鍵詞及相應的章節對應如下:

圖片3_副本.png

資料來源:作者分析

簡而言之,對于十四五期間重點解決的三方面核心問題:“科技創新驅動”、“雙循環”“市場化配置要素”三個關鍵詞共同解決第一個問題——挖掘出新的增長動能,提升國際競争力和影響力對應的解決方案是“高質量”“制造升級”;第二個問題的對策是“科技創新驅動”、“雙循環”,其中的“制造升級”、“數字化”主要用以迎接未來信息化深化提升的智能化趨勢;第三個問題的對策含在“雙循環”的“内循環”中,是從“擴大内需”、“鄉村振興”、“縣城城鎮化”入手來化解區域發展不平衡困境的辦法。上述三個關鍵詞作用非凡,且并非獨立運行的,三者之間存在了密不可分的關聯,互相支撐和推進十四五規劃建議。爲了更好的理解,我們繪制了其邏輯關系作爲上述文字的補充,具體關聯見下圖:

圖片4_副本.png

資料來源:作者分析

二、十四五規劃建議對地方政府和國企的影響

顯而易見,“科技創新驅動”、“雙循環”“市場化配置要素”三個關鍵詞确定了“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戰略,其對應的政策主線/關鍵詞是未來五年的工作重點,所有這些規劃的具體落地都着眼于具體的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身上,因爲地方政府和國企在十四五規劃實現中扮演了承上啓下,從宏觀規劃到中觀落地到微觀操作實現的重要作用。在十四五時期,由于三級國資規劃體系的實施,這一角色主要通過我國的“三級四類”五年規劃體系架構實現,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在其間的角色,具體見下圖:

圖片5_副本.png

來源:作者分析

 1)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十四五規劃的定位 中國“三級四類”五年規劃體系

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幹意見》(中發[2019]18号)頒布,至此,中國“三級四類”五年規劃體系正式形成。“三級”即國家、省、市區縣,“四類”即發展規劃、專項規劃、區域規劃及空間規劃。國家規劃體系是以國家發展規劃爲統領,以空間規劃爲基礎,以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爲支撐,四類規劃各由國家、省、市區縣三級規劃共同組成,“三級四類”五年規劃體系堅持下位規劃服從上位規劃、下級規劃服務上級規劃、等位規劃相互協調[1]。其中區域規劃和空間規劃對不屬于規劃區域内的省份的國有企業影響不大,不是此處讨論的重點。對于國有企業,在十四五規劃之前,根據政府五年規劃制定或調整發展規劃是其中的大多數不成文的規定,而從“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起國有企業五年發展規劃成爲了規定動作,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統一部署,将建立覆蓋全國國資監管系統的三級國資規劃體系,三級國資規劃體系屬于“專項規劃”的一種。 

第一級規劃是全國國有資本規劃,由國務院國資委會同各地國資委共同編制,引領各地國資委、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深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

第二級規劃是在全國國資規劃下,由國務院國資委牽頭編制《中央企業“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各地國資委根據國家規劃、本地區規劃、全國國資規劃的精神,結合地方實際,編制的本地區國有資本“十四五”規劃,區域國資規劃是指導本地區國資國企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各省“十四五”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規劃就屬于第二級規劃。

第三級規劃即各企業編制的企業發展規劃,包括各央企和地方國資編制的企業“十四五”規劃。

我們所說的國有企業十四五規劃是十四五三級國資規劃體系中的第三級,因此,根據上面所說的内容,國有企業十四五規劃要服從國家級、上級和本級發展規劃,服從所屬行業/領域的國家級和上級專項規劃,服從國家級及上級國資規劃,同時與本級發展規劃、專項規劃相互協調。簡單說,多級多類的十四五規劃對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做出了方向性的指引,而國有企業十四五規劃是其在各個領域的結合企業特點的細化、補充和優化。如果說發展規劃是發改委系列的确定所屬區域在未來五年發展戰略(城市/區域定位),那麽專項規劃就是所屬行業/領域主管部門(主要是行業系列)對相關行業/領域編制的未來五年發展戰略(行業定位),同樣的,十四五三級國資規劃體系是爲國有企業制定的未來五年戰略規劃(企業定位)。顯然,三級國資規劃體系的設立和執行,進一步确定了國資體系作爲國家規劃以及戰略實施的不可或缺的最終着力點和終端觸角。因此,國家和各級政府需要更好的通過有效管控/支持國有企業來把控和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這是從五年規劃體系角度理解的十四五規劃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影響——即确定了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十四五規劃的定位和作用。 

2)十四五規劃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帶來的具體影響。在未來五年規劃制定的定位明晰後,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在戰略制定中需要注意十四五規劃建議産生的影響應考慮以下因素: 

未來五年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意圖、政府工作重點是什麽?

經濟政策是什麽?會導緻市場需求發生哪些變化?資源供給是否會發生變化?

人口政策、進出口政策、外彙政策、财稅政策、貨币政策等是否有變化?

鼓勵和重點投資的行業/領域有哪些?又制約哪些?

所在行業/領域是否有相關政策?

會推動哪些領域的體制或機制改革?

......

事實上,十四五規劃的制定導緻的是PEST模型中地方政府和企業所在的宏觀環境主要是其中的政治環境(P)發生了變化,這會對企業未來面臨的監管環境、社會消費能力、社會文化環境以及其他與企業有關的活動産生十分重大的影響。因此,要解決好上述問題,采取合适的對策,地方政府和國企在戰略層面,均存在需要外腦支持的潛在需求,具體表現爲地方政府重點在分解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地方的要求和相應的落實戰略戰術布局(投資、産業選擇),而國企則需要從實現的角度承接十四五規劃對它們所承擔的相關領域要求,即具體的戰略戰術和最終實施執行。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必須要調整經營策略,同時考慮未來五年的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社會環境和其他政治環境(即PEST)的變化、以及企業的優劣勢制定随需應變的五年戰略規劃以适應變化了的環境和市場,與此同時,戰略的變化将導緻企業管理模式、人力配置、組織流程等一系列随之調整。這些均可能是咨詢公司潛在的在配套戰略方面的業務需求所在。 

三、“十四五”時期國有企業的轉型而帶給咨詢公司潛在業務機會

 1)“十四五”國有企業的業務升級和轉型所形成的潛在需求。在具體業務方面,我們認爲十四五時期國有企業的業務機會(也是咨詢公司主要的業務服務機會)主要在十四五規劃各關鍵詞中國家鼓勵和将要加大投資的行業/領域,這些領域及對應的行業包括: 

創新驅動,具體包括基礎研究、太空科技、半導體等新材料以及TMT+醫藥生物

制造強國,具體包括新舊動能轉換、高端制造業、供應鏈戰略、9大戰略新興産業

綠色發展,具體包括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碳排放

農業現代化,涉及領域包括基礎設施

國際市場培育,具體包括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建設

新型城鎮化,具體包括都市群/帶、城鄉一體化

區域協調

交通強國

數字化,具體包括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5G、AI、新基建、國家數據平台

擴大内需,具體包括電商、物流、養老産業

由于國有企業同時具有商業類和公益類的業務,在分析中,我們按照國有企業這兩類業務的占比,把國有企業分爲商業類,公益類和綜合類三種類别。商業類國有企業是資源配置按市場規則進行,企業的生産要素和産品的獲取、交易都由市場提供和決定,可以充分參與國際化競争、自負盈虧的企業(政策性的任務除外);公益類的企業是承擔着政府公益性項目投資、融資、建設、運營業務的投融資企業,主要以财政資金爲主要還款來源;而第三類綜合類企業是居于兩者之間。對于十四五期間戰略和經營活動的調整方向,上述三種不同性質的國有企業有不同的策略重點,以下表格展示了三者的重點和可能有外部咨詢服務需求的領域:

資料來源:作者分析

如上所示:十四五期間公益類的國有企業在現代化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都市群/帶、城鄉一體化的建設、交通建設、新基建、國家數據平台建設以及區域協調中的各類基礎建設中獲得政府更多的支持,同時可以根據區域定位、主營業務及本身實力對基礎研究、TMT+醫藥生物、新舊動能轉換、供應鏈戰略、9大戰略新興産業、光伏、風電、新能源等領域進行相關的資本運作。投資期限長、但是具有戰略意義和引導作用是公益類國有企業布局的業務的特點。而商業類的國有企業将會對本級政府關注領域及自己業務相關的内容進行投資、建設和管理:這些領域主要在創新驅動、制造強國、綠色發展、國際市場,包括的行業有:基礎研究、太空科技、半導體等新材料、TMT+醫藥生物、高端制造業、供應鏈戰略、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物聯網、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5G、AI、電商、物流、養老産業,企業也可以選擇部分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數字化産業進行風險投資、戰略性投資等運作;在市場方面,可進一步開發和布局的市場包括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最後,對于綜合性的國有企業,十四五期間的機會更多的在基礎研究、新舊動能轉換、供應鏈戰略、光伏、風電、新能源、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數據化産業的大部分領域以及區域協調和養老産業這些模塊,關注點應該在升級改造、市場建設及區域協調,而養老産業由于其具有公益性又有商業性的雙重特點,也是綜合性國有企業未來的核心業務之一。

 2)咨詢公司的機會小結。綜上所述,針對十四五期間國企自身發展的需求,咨詢公司可以提供的服務類型包括:

第一,國企的(也可包含地方政府)十四五戰略規劃,以及戰略的變化将導緻企業管理模式、人力配置、組織流程等一系列随之調整産生的管理咨詢、人力資源咨詢、組織流程等相關咨詢; 

第二,咨詢公司可以提供的數字化領域服務:在沒有建立數據庫以及自行數據化完成前,通過頂層設計幫助政府及各類國有企業控制大型數字運營商數字化建設和運維帶來的高昂成本,并提供創新和信息共享成長平台;

在建立後,可以作爲數字服務商提供與數字和客戶更多相關的服務,包括:營銷戰略、風險管控、薪酬績效、财務管理以及數字科技解決方案等,并能實現動态跟蹤并且長期爲其提供服務;

第三,在國有企業改革方面,與十三五期間提供的相關咨詢服務相比,十四五期間沒有太大變化,新增的可以關注的有企業的十四五規劃、戰略咨詢以及信息化建設需求。 第四,針對國有企業業務組合變化,在項目各運營階段可以提供的戰術性和操作性的咨詢包括: 

投融資階段:招商引資,撮合等信息咨詢;投融資咨詢:交易結構設計以及具體實施操作:談判、合同簽署、培訓等;

建設階段:項目管理、資源整合、負債管理;實施操作包括撮合、談判、資産注入、合同簽署、項目報批、培訓等;

經營管理階段:項目方案設計:市場規模、盈利模式、産品/服務定價、資源配置等以及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管理、風險管理、集團管控等管理咨詢;

資本運作階段:主要是投融資咨詢,包括投融資方案設計、資源整合、資金對接、談判、簽署合同等實施操作;

産業升級階段:主要是管理咨詢包括産業規劃、産業群/産業鏈戰略、升級方案、投融資方案、資源整合方案、盈利模式、業務組合設計等,具體可提供的操作行的服務包括:企業診斷、創新平台搭建、共同學習和創造創新、高級人才尋訪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統一規劃體系更好發揮國家發展規劃戰略導向作用的意見》


洞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