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經濟咨詢有限公司 政府事務咨詢業務部 唐棠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願景目标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創新驅動成爲未來發展的主基調,而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爲基礎的戰略新興産業則被視爲科創戰略的重要支撐。
十三五時期,優化現代産業體系被納入發展戰略的重點,産業結構升級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十四五時期,則要在準确研判世界科技進步和産業變革潮流和趨勢的基礎上,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爲主攻方向,提升我國在全球産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和競争力[1]。2010年起,中國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在5年内自16521億元增長至55124億元,占國家GDP比重從4%增長至8%。2019年,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1.5%,比2014年提高了3.9個百分點,已成爲推動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創新驅動發展需要能級強大的創新策源地提供發展動力,科技創新載體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創新載體爲促進國家及區域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提升國家及區域的創新能力都發揮了極爲關鍵的作用。
從世界範圍來看,紐約是美國的CBD,曾經長期引領美國甚至世界的經濟發展,但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矽谷逐步發展成爲美國的CID,成爲美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另一主引擎。從國内範圍來看,北京中關村、上海張江科學城、廣州琶洲中央創新區、深圳南山區、武漢光谷和杭州未來科技城已成爲其所在城市新的發展主引擎,通過集聚高端創新要素,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對周圍區域産生強大的輻射帶動作用,成爲城市創新發展的戰略策源地。
在産業升級的熱潮中,傳統的産業園區類載體已難以滿足戰略性新興産業的發展需要,在産業升級的同時,原有的産業空間發展模式也需要進行改造和升級。全新的産業新城模式如何構建?各地政府和國有企業基于其使命、資源和優勢,将成爲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内打造新型産業空間的重要破題者。政府作爲地區産業與空間規劃的主導者,肩負着行政權力,而國資企業是政府與市場之間的橋梁。以雄安新區爲例,中央政府在初期便确定了政府主導、政企協力的基調,并積極協調各大央企及地方國企資源,爲千年大計下的科創新城建設理順了頂層設計。 科技創新載體發展理論按照各類科技創新載體的功能、特征、性質、服務方式、績效評價、發展模式與發展規律,将科技創新載體歸爲制度成本控制器、科技企業成長谷、資源集聚大平台、綜合服務集成商、新興産業發展極、創新創業策源地、人才培育大學校七大類别[2]。而這七大功能類别也與《建議》中完善“科技創新機制體制”、“發展現代服務業”、“配套設施建設”、“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産學研一體化”等目标緊密相關。科技創新載體是否能适應地區堅持自主創新、積極推進科技與經濟結合,能否積極探索和開啓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有效路徑,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中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将是現階段我們作爲咨詢公司爲地方政府、國有企業以及科技創新載體提供咨詢服務時必須重視的關鍵。
那麽未來對于區域科技創新載體發展、推動城市創新升級的過程中,筆者通過研究分析,認爲如下要點必須堅持:
一、産業導入
充分結合各個科創載體周邊區域的産業發展現狀和相關産業發展規劃,根據其産業轉型發展的需求,在區域内進行統籌,明确各個科創載體重點定位的産業方向,争取不同的科創載體擁有自身的産業特色。以政府、園區主導型和科研機構主導型科創載體爲主導,充分考慮未來的産業發展趨勢,選取部分規模和影響力較大的科創載體,前瞻性布局相關物聯網、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興前瞻領域的科創産業方向。
二、空間規劃
政府及企業應提供綜合立體的空間規劃方案,合理策劃科創載體的規模,通過圈層、組團的形式保證産業的積聚效應。同時選擇區位交通和配套設施合适的地點布局科創載體,在布局科創載體時盡量選取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區域,從而吸引人才和項目落地,同時爲科創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保障支撐。
三、運營管理
提升科創載體運營機構管理服務水平,加強非中心區域的重點科創載體的配套服務建設。創新科創載體管理體制機制,鼓勵專業投資管理機構、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參與相關科創載體的創辦及運營管理。積極對接市場化專業機構,打造開放共享的運營系統。推動中心區域科創載體的二次招商,及時清退技術含量較低、産業導向不符和區域規劃的企業,積極導入技術含量較高、符合地區發展需求的科創企業,實現存量優化。
參考文獻:
[1] 王志軍 《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
[2] 李湛 張劍波 《現代科技創新載體發展理論與實踐》